上周六上午,在办公楼下有一场小型招聘会,大概有几十家企业在参加。我下楼后正好从招聘会现场经过,也许由于职业的缘故,我不由得停下来看了看。正好看到一家企业的招聘广告是这样写的“招聘总经理助理10名,月薪3000-30000以上”,我读了一遍,感觉这是一个病句,并且工资幅度太大,作为总经理助理的职位竟然一次就招10名!于是我自言自语的说:“这种招聘挺不靠谱”。没想到正好被这家企业的招聘者(是一位很年轻的女孩)听到,她用不屑一顾的眼神回敬了我一句:“一看你就没没挣过这么多的工资”。我说:“确实没挣过”。
对于这样一个招聘广告,我确实是比较怀疑它的真实性。作为总经理助理这样的职位一次就招10名,而且薪资为3000-30000以上,跨度10倍以上,这样的薪资体系也不严谨,我在猜想这家企业应该是在招聘销售岗位,可能是考虑到直接招聘销售人员不太好招,于是编了一个所谓的“总经理助理”的岗位。如果我猜测的是对的话,那么这种招聘就存在着更大的问题。一个从招聘就开始“说谎”的企业,当员工入职以后如何来圆这个“谎言”?从一开始就不靠谱,那么以后也很难去靠谱。
在现实中,似乎这样的事情并不在少数。一些企业为了招聘员工使出各种手段,尤其是这几年,销售型员工对许多中小企业来说越来越难招,为了吸引招聘对象就在招聘职位和薪资描述上“下功夫”。典型的做法就是把职位说的很“高大上”,明明就是招聘业务员岗位,非要编出招聘区域经理;招一个区域经理非要说成是招聘分公司总经理或者什么区域营销总监之类;招聘一个普通的办公室文员却编成经理助理;招聘一个部门经理会说成总监......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似乎不拔高一些就说不过去。同时也会把薪资体系描述的让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典型的做法就是把同一职位的薪资幅度调的很大,什么从几千到几万,如果你一旦去了,他会只给你几千,而你问为什么不是几万?他却告诉你,你的能力不够或业绩不行......更有甚者,就用一句话来描述,优秀者月薪可达几万,而招聘时却从来没有告诉你优秀者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一旦入职,他会告诉你,如果你一个月能卖出一百万的产品,你至少收入都是几万......
佛隆的期望理论告诉我们,如果员工的期望值太高而现实值很低,那么员工就会非常不满意。上述所讲的招聘宣传大部分就是人为的提高了员工的期望值,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这样的结果就是即使员工入职了,由于现实值低于期望值,员工会非常不满意,认为是上当受骗了,让一个带着不满情绪的人去干工作,工作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企业无论做什么,就应脚踏实地,必须从务实开始,而不是吹个牛皮,说些大话,甚至编一些噱头。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永远的谎言,谎言总有被捅破的时候,一旦被捅破,那么结局就会不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