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邯郸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如何综合防治要知道

2019/6/29 3:00:49发布99次查看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作物,是我们广大棉农朋友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增大,棉花黄萎病的发生越来越普遍,已经遍布全国各大产区,该类病症对于棉花种植的影响也非常大,很多棉田因该类病症甚至会出现绝收情况。
棉花黄萎病被称为“棉花的癌症”,是棉花生产中的顽固性病害,并且有逐年家中的趋势。棉花发生黄萎病后,虽没有枯萎病对棉花的危害严重,但是所造成的损失也是非常大的。造成蕾铃大量脱落,发病的植株一般减产40%~60%,纤维品质下降。已经成为棉花栽培管理过程中发生最普遍、损失最严重的病害,严重影响了棉花的品质和产量。
为了保证我们广大棉农朋友们的切身利益,实现棉花的丰产高产,今天小编就从棉花黄萎病的病发症状、发病规律、发病时间及防治措施四个方面来深入的讲解一下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技术,希望能在棉农朋友们防治黄萎病时提供技术支撑。
一、棉花黄萎病的病发症状
棉花黄萎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一般在棉苗3~5片真叶时病症开始显现,到现蕾后,也就是棉花生长中后期,在田间大面积发病,刚开始在植株下部叶片的叶缘和叶脉间出现淡黄色病斑,后期逐渐蔓延,叶片退绿失色,但是叶片主脉和周围仍然保持绿色,叶片颜色深浅不一,呈掌状,叶肉增厚,叶缘向下弯曲卷缩,叶片自下而上缓慢脱落,仅留有顶部少数小叶不脱落,蕾铃稀疏,棉铃较开裂时间提前,后期病株基部长出细小新枝。纵向剖开病茎,课观察到在木质部上产生明显的浅褐色变色条纹。夏季暴雨后棉株突然萎蔫,叶片大面积脱落,发病严重的地块甚至会导致叶片所剩无几,使棉田严重减产。
由于病菌致病力强弱不同,症状表现亦不同。根据病症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落叶型、枯斑型、黄斑型。
落叶型:该菌系的致病能力强,植株叶片的叶脉间或叶缘处突然失绿萎蔫,病叶由浅黄色迅速转变为黄褐色,发病的植株主茎顶梢侧枝顶端变褐枯死,病铃、苞叶变褐干枯,造成蕾、花、铃大量脱落,病株变成光秆仅需10天,纵向剖开发病植株的茎部可发现维管束已变成黄褐色,严重的甚至可一直蔓延到植株顶部;
枯斑型:发病叶片症状一般表现为局部枯斑或掌状枯斑,叶片枯死后脱落,病菌致病能力较落叶型稍弱;
黄斑型:病原菌致病力不如前两个强,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黄色斑块,后逐渐扩展形成掌状黄条斑,叶片枯萎但不脱落。植株在干旱高温的条件下生存太久,突然遇到暴雨或被大水漫灌,叶部还没有表现出症状,植株就突然萎蔫,叶片迅速大量脱落,棉株成为“光杆司令”,病茎的维管束变成淡褐色,这是黄萎病的急性型的典型症状。
二、棉花黄萎病的发生规律
(一)病原
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花轮枝孢和黑白轮枝菌2种病原菌所引起的,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在我们侵染棉花的主要是前者。大丽花轮枝孢菌丝体呈白色,分生孢子梗直立,呈轮状分枝,轮枝顶端或顶枝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卵圆形,单孢,无色,孢壁增厚形成黑褐色的厚垣孢子,许多厚壁细胞结合成近球形微菌核。该菌核在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上致病力有差异。
(二)发生原因
棉花黄萎病之所以在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与以下方面原因具有着密切的联系。
1. 黄萎病的发生和抗病品种有关
在很多省份,目前还缺少对黄萎病具有良好抗性的品种,导致现在很多棉花种植户种植的都是感病品种,而且在实际的种植中,存在着频繁的调运以及串换情况,致使该病额发生程度越来越严重,发病范围也越来越大。
2. 黄萎病的发生和气候有关
适宜发病的最适宜温度为22~25℃,当温度高于30℃或低于22℃时,发病速度明显慢了下来,高于32℃时,暂时停止发病。当温度适宜时,湿度、降水量是决定该病消长的重要因素。雨天多、雨量大的棉田有利于发病。
3. 黄萎病的发生和棉花的生育期有关
黄萎病蕾期零星发生,一般发病高峰在花铃期。棉花进入花铃期后,既长棵又现蕾、开花、结桃,对营养和水分的需求非常大,如果这个时候水肥供给不上,很容易导致棉花生长不良,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引发黄萎病。
4. 黄萎病的发生和连作有关
由于受到耕地面积的影响,大部分棉区几乎不进行倒茬以及轮作或很少进行,多年连续种植棉花,因此黄萎病随着土壤中菌原数量的增加而加重。
5. 黄萎病的发生和化学控制有关
虽然我国拥有着较多种类的杀菌剂,但是还没有一种能够对黄萎病进行较好的控制。目前反映较好的药物类型是腐殖酸类物质黄腐酸盐拌种结合后
期叶面喷雾,可是其效果仍不是非常理想。
6. 黄萎病的发生和灌溉方式有关
在棉花生育期,往往以灌溉方式解决棉花对水分的需求。如果没有做好灌溉处理或者灌溉次数较为频繁,则可能导致黄萎病出现进一步传播以及受到侵染的情况。
7. 黄萎病的发生和栽培管理有关
地势低,地下水位高的棉田,发病较重,施肥不合理、排水不良、灌溉不当,能促使病害的发展。氮肥有促进黄萎病轻病株恢复生长的作用,但偏施或重视氮肥,有明显促进病害加重的作用。多施钾肥及氮磷钾合理搭配(1:0.7:1)有利于减轻病害。
8. 黄萎病的发生和病残体还田有关
很多地区对棉秆进行粉碎处理之后,在没有充分发酵的情况下就将其作为肥料进行还田处理。该种情况将大幅增加土壤中的含菌量,并且为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繁殖以及生存提供了营养。
三、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时间
病株各部位的组织均可带菌,病叶作为病残体存在于土壤中是该病传播重要菌源;棉籽带菌率很低,但却是远距离传播重要途径。病菌在土壤中直接侵染根系,病菌穿过皮层细胞进入导管并在其中繁殖,产生的分生孢子及菌丝体堵塞导管,此外病菌产生的轮枝毒素也是致病重要因子。此外,流水和农业操作也会造成病害蔓延。近些年,由于持续低温、阴雨的自然气候情况,棉花黄萎病在现蕾时开始出现,6月上旬温度回升慢,病害发生缓慢;6月中旬至7月上旬,平均温度27~28℃、相对湿度44%~47%,出现第一次发病高峰(头水过后);7月中旬至8月中旬,平均温度30~35℃,极端最高气温37~40℃,相对湿度下降,病害发展受到抑制;8月下旬至9月中旬平均温度回落在25~18℃,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这一次比第一次发病面积大、程度重、时间长;9月下旬后发病减缓。
四、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措施
棉花黄萎病具有极顽强的生命力,被列为农业植物检疫对象之一,且传播途径较多,棉株发病后难以根治和消灭。因此,首先应做好预防工作,严防病害的传入;其次要采取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方法,有效控制病害侵染与蔓延
1. 选用抗病品种
抗病品种是防治技术的根本,必须严格选择具有一定抗病能力的品种为基础。特别是一些种植面积大,而又难以开展改造的病区棉田。目前,我国已经陆续培育成功了抗虫棉、常规棉等抗病品种,例如,中植棉2号、邯5158、冀228、冀杂1号、豫棉19号、中棉所17号、中棉所12号等。近些年,一些具有较好抗性的品种也陆续选育了出来,例如,新陆中14号、新陆早11号等。推广应用抗病品种,起到了有效控制棉花黄萎病蔓延的作用。
2. 轮作倒茬
在棉花种植中,要保持同非寄主的禾本科植物进行倒茬轮作,避免同黄萎病菌的宿生以及寄主植物换茬。经过相关研究,玉米、水稻、小麦以及高粱这部分作物在种植中不会受到黄萎病菌的感染,通过与这些农作物进行倒茬种植,则能较好地预防黄萎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棉花——小麦——玉米或者棉花——小麦——大豆的方式进行种植,此外,蒜棉套种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预防黄萎病的效果在60%以上。
而通过水稻同棉花间的轮作,则能够获得更为显著的防护效果,对于黄萎病情况较为严重的棉田,当连种3年水稻之后再种植棉花,同棉田连作相比,黄萎病发病率将下降99%,在轮作的同时做好钾肥的增施,则将获得更好的防病效果。
3. 改良栽培技术
加强田间管理,改善棉田生态条件,控制病害发生。进行土壤肥力水平检测,合理施肥;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水涝灾害,及时中耕除草、整枝晾墒,增强土壤透气性,降低土壤湿度;观察苗情及时喷药防治病虫害和实施化控,促使植株生长健壮,也能有效地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4. 合理整枝
合理整枝能够改善棉花的营养情况和棉田的小气候,从而防治棉花黄萎病。在7月上旬,将1~2果枝上的5个早蕾摘除,能够显著减轻棉花黄萎病,降低1.6%~15%的病情指数。在8月中下旬,将植株中上部的无效花蕾和下部的无效果植剪除,能够改善棉田的透光、通风条件,降低黄萎病的发生概率。
5. 清洁田园
在病区应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焚毁,不提倡棉秆还田。拾花结束后及时对棉田及其四周进行彻底清洁,收集、焚烧残茬及枯枝败叶,减少病源数量,降低发病株率。
6. 药剂防治
播种期间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消毒。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l0克溶在25毫升的10%稀盐酸中,对水975毫升,再加0.39平平加(棉纺用渗透剂,也可用海欧牌洗涤剂替代)配成1000毫升药液,再按每5千克棉种用药液17.5~20千克于室温下浸种24小时。也可把多菌灵配成0.3%悬浮剂于室温下浸种14小时,可有效地杀灭棉种内、外的枯萎病和黄萎病病菌。在黄萎病发病初期及时用3%广枯灵(恶毒·甲霜)每亩30~40毫升对水50~60千克灌根,或用3%恶霉·甲霜水剂300~500倍液喷雾,10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

邯郸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