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材青瓦分为薄和厚或大小来叙述较为贴切,因为看似厚薄大小不同,却真实的反应出两类产品的不同青瓦生产工艺及市场需求。
薄小类产品一般包括:普通青瓦、贴片、薄地砖、劈开砖等,特点就是薄。小是指金条砖及标砖以下的砖类。但这个薄不包括五脊六兽和雕刻类产品。
厚大类产品为砖类:主要为超出5公分以上产品,例如最典型的就是城墙砖和较厚的铺地砖。
这里我列出了一个数据,就是5公分,这个数据的上下则代表着不同的生产工艺和窑炉的选型。为叙述方便,以下为砖和瓦来替代两类产品。
瓦类产品两年前的生产和砖类一样,半机械化成型,梭式窑、土窑烧结。特别是烧结时由于瓦类不规则,码坯时需要和砖坯混合搭配,其烧结周期和砖类一样,这样的工艺导致瓦类产品成本高,产量低,市场供不应求。
这种现象在最近两年发生了转变,特别是进入2018年,瓦类市场转入压价销售的局面,价格一路下跌,而且还跌跌不休,竞争压力巨大。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根源是生产技术的突破与成熟——2016年初期,由于陶瓷地板砖行业竞争压力大,一些有识之士快速调整产品结构,将地板砖生产线的辊道窑技术突破为仿古建材生产线,辊道窑的成功转型带动了瓦类成型技术的机械化,成型与窑炉的高产组合在短短的时间内顺利衔接,再加上陶瓷行业原料处理的精细化,一条条成熟、高产的仿古瓦类生产线迅速在国内推广,不到两年的时间,产品就有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辊道窑烧制仿古瓦类建材的特点是烧结时间短,产量高,烧结时间由过去的梭式窑几天的周期,压缩为几小时,一条生产线日产量可以达到几十万片。生产线的膨胀式扩张,导致市场需求饱和,压价销售就是最后的结局。
与瓦类行情截然相反的是青砖市场,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青砖市场就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归功于国家提倡的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传统建筑等一系列中国元素建筑政策的刺激。突如其来的利好让青砖生产者猝不及防,因为,青砖的生产工艺多年来一直在原地踏步,没有大的突破。土窑这个几千年的窑炉还是青砖的主力军,不但烧结周期长,产量低,而且产品质量不稳定、合格率低,市场的极大需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青砖的价格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面对青砖的诱人利润,土窑的快速建设出现苗头,但恰恰是这个时机,2017年的国家环保风暴来临,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土窑采取强制手段,利用土窑烧制青砖的路子被环保这张王牌给彻底击碎了,土窑的大批拆除,导致青砖市场又一轮的供不应求。这是从政策层面上的分析。
从生产技术层面上分析,烧制青砖的工艺不同于普通砖瓦,其中最大瓶颈是窑炉。辊道窑的出现在仿古建材行业解决了青瓦烧制问题,但辊道窑只能烧制5公分厚以下的产品,当超出这个值时,辊道窑的优势就没有了,一是由于烧制时间短,其热工制度无法满足青砖的焙烧曲线,二是生产成本高,所以辊道窑目前无法适应青砖的生产工艺。
隧道窑烧制青砖目前还不成熟,行业人士还在不断努力寻求突破,但从其还原工艺来讲,即使成功,也不会出现红砖隧道窑那样的产量,特别是面对大规格的城墙砖时,由于热工制度的限制,其产量会更低。土窑烧制青砖较为成熟,但面临着国家产业政策的限制,因为土窑在二十多年前就被政府列为淘汰窑炉。土窑改烧煤为烧天然气,虽然使用了清洁能源,在环保压力下可以轻轻的喘口气,但土窑由于燃烧、烟道、码窑等技术问题,出现了产品质量极不稳定现象,这就是老一辈砖瓦人说的“两层楼”现象,上层楼产品质量较好,而下层楼的质量无法保证,“火不下底”是其主要原因,合格率低带来的就是成本和市场问题。
青砖产品一般可简单的分为三种:手工砖、机制砖和装饰清水砖。手工砖对应的是古建修缮和原汁原味的仿古建筑;机制砖产量大、成本低,一般民建多用;装饰清水砖由于有装饰和承重两方面要求,其外观和内在质量要求较高,是青砖市场的佼佼者,由于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其生产成本较高。以上三种青砖在砖坯生产工艺上各有特色,但最终的烧结却是一样的,如何保证最后的烧成质量,争取产品质量的稳定是市场对生产者的基本要求。
面对以上种种因素,天然气梭式窑这种青砖窑炉渐渐被砖瓦人接受。梭式窑是陶瓷行业的常用窑炉,运用了倒焰窑的“气体分散垂流法则”,火嘴的布局由一个点改外两侧分散烧结,码坯高度只有十几层砖坯的高度,所以产品质量高、整窑产品质量稳定、合格率高是其最大的特点,但其缺点是建设成本高,生产成本高。
以燃料成本为例:梭式窑为间歇式窑炉,每一周期的烧结都是由常温——高温——常温不断轮回,窑体由加热到冷却都天然气和窑炉使用周期来支撑,没有辊道窑、隧道窑稳定的预热、升温、烧结带及快速烧结,热能消耗是其最大成本,砖瓦行业曾经做过一个测试,一立方天然气在隧道窑内可以烧10块标砖,而利用梭式窑烧制青砖,由于窑炉的间歇性和还原工艺,一立方天然气只能烧制3块标砖,如果烧制城墙砖,由于坯体的大和厚,其烧结工艺更为严苛,慢速干燥、慢速升温、慢速烧结、慢速还原、慢速冷却是其基本工艺,而这个慢,必须由天然气和烧结周期来支撑,也就是更高的生产成本。
1753251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