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岁的村民刘秀芳拉住邯郸市委宣传部驻王庄村工作组组长陈凤娥的手说:“活了这么大的岁数,从来没有今天这样好过,是党的政策好。你们工作组来了以后,为我们解决吃水、用电问题,送米送面送油,听说还要修路,建设新民居,以后俺们也能住上楼房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刘秀芳说出了大名县王庄村群众的心里话,说出了他们对工作组的由衷感谢。
突出一颗爱心
为摸清“五个底数”,工作组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和爱心联系卡,通过逐户走访的形式,发放到村民手中,并将收集的情况按照社情民意、经济发展等分为10类建档立案。通过面对面问计于民、心贴心问需于民,不仅了解了社情民意、还加深了与群众的感情、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了解到该村留守儿童和老人较多,留守儿童缺少关爱,留守老人生活困难后,工作组及时进行了爱心帮扶。为留守儿童送去100套学习用具以及足球等体育用品,帮建了“阳光课堂”;为王士义等20户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和困难户送去了米面油,安装了节能灯等。
在困难户王付堂家中,当了解到他爱人和孩子的身体都不好,收入又不多时,工作组组长陈凤娥当即从兜里掏出500元钱:“这点钱虽然不多,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您一定要收下”。王付堂满含热泪,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工作组还相继在市里邀请了30多位医疗、农业技术、规划方面的专家和技师,为群众进行现场免费义诊和技术咨询,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惠在何处、惠从何来”。
切实解决难题
帮扶的关键是要落实在项目工程上。工作组吃透上情,结合王庄村的实际,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重点谋划推进了五件实事。制定发展规划。结合该村实际,经过科学周密论证,为王庄村制定了一个科学合理的三年发展整体规划。解决吃水问题。协调推进自来水管网建设,改变村一家一口小井、水锈过大且苦黄的饮水现状。改善用电质量。协调资金31万元,对全村进行电气化改造,确保十至二十年不落后。提升出行条件。协调资金15万元,在原有村水泥路面的基础上,修建乡村公路1500米,实现村主干道和胡同小巷的全面公路化。美化村容村貌。投资3万元,实施垃圾处理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移一揽子工程,达到村整洁卫生。建标准化卫生室。投资6万元,建设三室一房面积为60平方米卫生室,努力打造村民一刻钟就医圈。推进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投资2.5万元,为该村配备五台电脑,满足了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信息资源需求,改善了村办公条件。帮建发展项目。建设一个投资30万元、占地20亩的花卉苗圃基地,至少可吸纳10余人就业。同时,配合乡镇和村推进了新民居建设。为把谋划的实事办好,真正落到实处,工作组多方协调,可谓“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大名县水利局的黄局长被工作组不辞辛苦为群众奔波的精神所打动:“看着他们那样认真,一趟一趟地跑,不帮助他们把王庄村的水网建好,我都不好意思了”。
加强文化建设
针对王庄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匮乏的现状,工作组着力推动了“六个一”建设,即建设一个文化广场,建设一个农家书屋,组建配备一支文化队伍,成立一个红白理事会,评出一批文明户,开办一个阳光课堂。通过“六个一”建设,努力使群众业余时间文化活动有队伍、有场所、有水平、有品味。同时,投资2.5万元,为该村配备五台电脑,满足了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信息资源需求,改善了村办公条件。出资3000元为新组建的文化活动队伍,配备了20套服装、锣鼓铙及扇子。邀请漫画专家绘制文明新风漫画墙,发放文明礼仪手册和《党旗飘扬希望河北》等书籍800余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光盘500余盘,积极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消费和生活方式;新成立的红白理事会作用凸显,已成功化解3起邻里纠纷。购置了书架,配齐了书籍,农家书屋建设基本完成。村民桂大月说:“以前自己就爱唱唱跳跳,现在工作组帮我们组建了队伍,还给配备了服装和锣鼓,以后我们活动起来就更带劲儿了”。
建好一个机制
工作组始终坚持在建立完善一套长效工作机制上下功夫,确保人走帮扶的效果不减,并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工作组成员坚持周一轮流为党员干部讲党课,向群众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努力把广大村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并以此为动力积极投入到幸福乡村建设中。村支部书记王书亮说:“通过工作组的帮助,给我们村干部解放了思想,开阔了思路,明确了方向,以后的发展也更有干劲儿了”。“现在提起工作组来,村里的群众没有不竖大拇哥的,相信在工作组的带领下我们村一定会早日建成幸福乡村!”村民王书青说。(郭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