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投资促进年度报告2015-2016》全面分析了2015至2016年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德勤指出,随着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生产流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持续提高,互联网时代对企业物流效率的要求也相对提高,特别是对以冷链物流、医药物流及汽车物流为代表的精细物流智能化要求更高。
报告认为,中国冷链物流市场高度分散,即便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占据市场份额也不足2%,冷链上下游不乏小冷库,但中游断链明显。报告表示,目前冷链行业的竞争格局快速演变,企业应集中资源,通过准确定位来占据细分市场。
报告还指出,近十年,中国快递业迅速扩张,业务年均复合增长约达30%,随着快递业进入成熟期,预期未来两年将不断有快递企业上市。
高品质物流服务离不开物流产业链的建设能够得到发展要想在激烈竞争中活下来,活的好,就要为企业开源节流,开源就是要提高客户服务水平,而节流则要提高物流水平,这些都有赖于加强供应链管理,因此有效改善管理水平,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大挑战。
经济学家在为企业从容过冬提出的“开源节流”策略中,精细化管理,上下游企业之间加强供应链协作,被视为“节流”中的首要环节。作为在各种类型的产品和行业中,占据超过60%价值比重的物流供应链价值,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被企业视为生命线,在企业各业务环节,享受比制造过程还要尊贵的“呵护”。
物流供应链管理在控制成本,降低库存,分散风险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的认同和重视。在迫在眉睫的危机面前,企业如何进行物流供应链管理?如何有效进行物流供应链系统建设,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
对此,金牛区翎强货运代理服务部指出:“要持续锻造企业的核心价值,在物流供应链各环节,企业在软实力建设中要采取多种途径,不仅要务实,也要务虚,双管齐下。”
务实:保障物流供应链建设
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物流供应链的基础。物流系统要做到准时交货、提高交货可靠性、提高响应性、降低库存费用,运输环节的货车、装卸环节的起重机、仓储环节的传送带以及土地、厂房等等硬件设施是保证作业流程顺利进行的基础。
“当前我国50%的物流企业仍然处于基础网络建设阶段和系统建设阶段。”业内专家介绍说,“物流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产品在仓库和路上耽搁的时间过长。物流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锻造核心竞争力尤其重要。”
以冷链物流为例,由于维持冷链物流的低温环境需要冷冻车、大量电能等硬件设备,在冷链物流供应链环节,冷冻车等基础设施成为冷链物流企业的立身之本,在奶制品、肉制品等产品物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发展物流业,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流通平台,”沈国康介绍说,“企业以及物流公司要提高管理意识,按照战略布局循序渐进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务虚:优化物流供应链
“基础设施建设是物流供应链的基础。在企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的基础上,企业的整合能力、管理水平、资金运作水平、信息化建设等,是企业物流发展的根本。”沈国康表示。
在现代市场格局中,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已延伸和发展为面向全行业的产业链管理,管理的资源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了外部。在此条件下,物流供应链管理在整个行业中建立一个环环相扣的供应链,使多个企业能在一个整体的管理下实现协作经营和协调运作。因此,企业的整合能力与管理水平等软性实力成为有效保障物流供应链运作的必然要求。
信息系统建设是企业“务虚”中突出的重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企业物流系统管理电子化,对于增强反应效率,减少库存积压,提高运输质量,保证服务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专家建议:“企业要与软件公司充分沟通,设计出切合企业需求的软件,有效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
通过“务实”与“务虚”的双管齐下,在企业“开源节流”面对危机过程中,物流供应链管理犹如调集千军万马的阵前统帅,在运筹帷幄中帮助企业冲锋在前、调度得当,从容度过危机。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现代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业。世界现代物流业呈稳步增长态势,欧洲、美国、日本成为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物流基地。
中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物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物流体系不断完善,行业运行日益成熟和规范。
七大构成部分:物体的运输、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服务、需求预测、订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
1、运输
使用设施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点向另一个点的物流活动。
2、库存
库存控制:对库存数量和结构进行控制分类和管理的物流作业活动。
3、包装
包装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面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4、搬运
搬运是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搬运是为产品的货物运输和保管的需要而进行的作业。
5、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 (distribution processing)是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6、信息管理
对于物流有关的计划、预测、动态信息及有关生产、市场、成本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使物流活动能有效、顺利进行。
铁路、水路由于诸多因素,制约了品质改善
水运: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一部分高速公路的规划与长江、沿海的水运线路平行,另外水运项目的分段收费价格倒挂,特别是:两端短驳成本高,码头费高,扭曲了水运的成本优势,此外,航线设计、船驳运力不足等问题,也制约了汽车物流船运的发展。
铁路: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两大行业的复合性知识,目前的铁路人员参与汽车项目的运作能力弱。多年的垄断经济,认识不到位;管理粗放,不够精细。区域分拨的能力不足,末端客户的服务意识、短驳船能力不足。有的地区需要地跑送货,客户无法接受。铁路到发两端受铁路运转体制限制,不能快速反应,运行时间相对公路要长;运行时间不稳定,季节性冲击大。多次倒运、存在更多的质损风险。
13281885688